员工天地
  • 员工资讯
  • 学习分享
  • 文化生活
首    页  |   English
  • 关于海德
    • 集团简介
    • |
    • 组织机构
    • |
    • 发展历程
    • |
    • 联系我们
  • /
  • 集团动态
    • 最新动态
    • |
    • 媒体关注
  • /
  • 发展历程
  • /
  • 人力资源
    • 人才招募
    • |
    • 人才待遇
    • |
    • 人才储备库
  • /
  • 企业文化
    • 企业理念
    • |
    • 回馈社会
  • /
  • 员工天地
                
    • 学习分享
    • |
    • 文化生活
    • |
    • 员工资讯
    • 救助基金会
  • /
欧洲风情美如画 古韵丽景醉心扉 ——海德团队80人赴法意瑞的梦幻之旅
  2012年2月13日、2月24日,海德集团投入近90万元,组织80名管理干部分两批免费去欧洲进行为期10天的梦幻之旅。在法国,大家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零距离接触,被跃动的艺术,飞扬的浪漫深深陶醉;在意大利,参观比萨斜塔、大卫像、古罗马斗兽场......还是泛舟穿行于威尼斯水城,浓浓的历史文化韵味都浸入大家的心中;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雄伟与洁白,琉森湖水的清澈荡漾......传达给大家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奥秘。10天的行程,提升了大家对工作生活新的感悟,大家表示,能拥有如此瑰丽丰盈的梦幻之旅,是海德,是董事长的给予,一定要用所学为海德更灿烂的明天做出更多贡献。
 
【甄飞的分享】  

这是我的"罗马假日",在西班牙大台阶的照片 威尼斯

  十天的欧洲之旅虽然已经结束,但在我心里仍然是心潮澎湃、魂牵梦绕,想想自己可以走出国门去欣赏异国的风景文化,优越感是油然而生,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海德成就了我的梦想之旅,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让我懂得了海德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家园。下面就谈谈我的旅行感想。
在巴黎我们欣赏了埃菲尔铁塔的壮观,凡尔赛宫的辉煌,凯旋门的雄伟,这些建筑让我觉得人类真是伟大,凭着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可以建造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恢宏之作,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所代表的意义,比如说埃菲尔铁塔是在1889年法国著名工程师斯塔夫·埃菲尔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和在巴黎举办世博会而建造,凯旋门是为了庆祝拿破仑的丰功伟绩而建造,从这些建筑上面你可以了解到当时法国的背景及文化。在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我更是见到了法国历年来的珍贵文物,还见到了世界三宝: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在这座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博物馆中你可以更多的了解西方文明以及法国的发展史。我们在游览塞纳河的时候还看到了原版的自由女神像,路过了巴黎圣母院等标志性建筑,了解了塞纳河左岸的艺术文化氛围,右岸的金融经济等理性氛围。在法国的这两天了解到这个国家对于保护古建筑及私人财产的重视程度,只要这是你的私人财产任何人不可以侵犯包括政府,而且还会永远传承下去,对于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在法国街头只要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这个规定很多国家也有,可是执行起来就不如法国执行的好,所以说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以及法律健全程度,从制度到执行最后形成习惯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今后要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朝着文明的方向进步。
来到瑞士后,感觉来到了人间的仙境,现在人们所谈的绿化、宜居、环保在这里都不是话题而是事实,这个国家到处都是草坪、绿地,山依着水,水绕着山,人们的房屋都是依湖而建,人们的生活都是悠然自得,真是一派祥和的景象,来到瑞士的第二大城市日内瓦,我们在莱芒湖看到了标志性的大喷泉和大花钟,日内瓦这座城市给人更深的感觉就是国际机构云集比如红十字会总部、WTO、世界卫生组织总部等,所以瑞士的人道主义传统享誉世界。我们还坐缆车上了阿尔卑斯山,来到山顶后看着一望无际的山脉和千年形成的积雪,顿时感觉视野开朗、心胸开阔,不尽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游览琉森湖时,又一次感受到了无污染的雪山水形成的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在来到狮子纪念碑的时候,导游给我们讲了瑞士人的故事,瑞士人以前非常穷困,男人都去当雇佣军,在1792年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有786名瑞士雇佣军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而战死,后来瑞士人知耻而后勇努力工作埋头苦干,终于成就了今天的世界首富国家,而且还创建了许多的名牌比如瑞士手表、瑞士银行、瑞士巧克力、瑞士军刀等,更重要的是全世界的人都认为瑞士人忠诚、讲信誉,到现在为止梵蒂冈的教皇卫队只用瑞士人,可见这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所以说贫困不要怕,关键得有志气讲信誉拿出行动做出成绩。
在依依不舍的离开瑞士以后,我们来到了意大利,首先我们来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佛罗伦萨也叫翡冷翠或百花之城,这座艺术之都在美第奇家族时期聚集了许多名人如我们熟知的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导游还顺便告诉我们,课本上所说的达芬奇画鸡蛋就在这里,这里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外装饰全是由各种大理石镶嵌而成,外观从高处看就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样美丽。接着我们来到了全世界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威尼斯水城,看看我们中国的老朋友马可波罗启航的码头,参观了最早发明了利息的银行,还有古老的圣马可广场,我们还去观看了意大利著名的玻璃制品烧造工艺,走在威尼斯的小巷内,看到他们的交通工具贡多拉穿梭在一条条的水道内,真是别有一番风景。我们参观了比萨斜塔,听说当初在建造的时候是由于失误而造成的,没想到一次失误会成就今天的景点,意大利人不愧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师。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永恒之城—罗马,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痕迹,当年的古罗马斗兽场、万神殿、欧洲最古老的凯旋门、帝国元老院等,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一统天下、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辉煌时代。罗马城内有着世界上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冈,坐落在中央的圣彼得大教堂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200多米的纵深设计独一无二,里面更是珍藏了米开朗基罗的唯一签名作品《哀悼基督》,教堂里面的建筑更是凸显出西方国家的信仰和文化,看到这些让我再一次震撼人类的无穷力量和智慧。坐在奥黛丽赫本拍戏的西班牙大台阶上,回味着刚才在许愿池许下的愿望,想想即将结束的欧洲旅行心里有点恋恋不舍,自己也告诫自己努力工作,有机会再来欧洲。
通过这次旅行,让我懂得了海德集团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放松了心情,在这里要感谢董事长给予我们的恩惠,我们会努力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最终为下一次旅行打好基础。

【赵春花的分享】

这次的欧洲旅行,让我开阔了眼界。阿尔卑斯山太美了,挺拔的参天大树,树上还挂着雪花,丛林中各式各样的小木屋,透着神秘。

当我站在雪山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时,我浮想连篇,想到了海德,凭着团结拼搏的精神,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些业绩,董事长又无私的归功于大家,回报给大家,这种崇高的境界,让我们怎么舍得离开海德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只有回报海德,才是我们最好的感恩方式。

【白彥军的分享】  
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 站在这里,我感触颇深,当初我选择了海德,今天我才有幸站到这里,而海德给我的不只是今天,所以我要为我的选择而更加努力。
凡尔赛宫除了古典的外表,它的秘密感更激起我的好奇,沿着历史的足迹,导游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了它的故事,从路易十三时的起源到路易十五时的扩建,让我对这座充满秘密色彩的宫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李云松的分享】  

清晨醒来推开窗子,,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一幕。不远处的美丽雪山倒映在清清的湖水里,洁白无瑕的天鹅悠闲的畅游在自己的世界里,竟然还有鸳鸯戏水,于是简单的梳洗完毕就迫不及待的加入到与鹅共舞的行列了。嘻嘻,因为没画妆,所以就戴个大镜子遮丑吧,其实吧,也实在是不敢和天鹅比美的缘故。
我们到达比萨斜塔的时间正好是夕阳西下时分,整个斜塔映的特别美丽,虽然有倒时差的疲惫,但丝毫没有削减我们玩的兴致,摆着各种逗趣的动作,想和这个世界奇迹溶为一体。

【赵秀坤的分享】

 


美丽的瑞士雪山


琉森湖


心旷神怡!
【杨红玉的分享】  
海德实现了我们心中浪漫、奢华的梦想……“按着奥黛丽.赫本的脚印走到西班牙阶梯上坐下,吃着在《ICE CREAM 》店买的冰激凌,然后在明媚的阳光下穿行在罗马城的大街小巷中,遥看这胜城的万千气象,忆回那影片中的画面,确是惬意……相信海德又一次为大家的人生画上精彩的、难忘的一笔!

最能展现共和国太平景象的地方,莫过于圣马可广场,它是特别为威尼斯总督府和教堂塑造景观而建。拿破仑形容广场为“欧洲最美的客厅”。广场上大群大群的鸽子是人们最喜爱的场景,这些和平的精灵和人民和谐相处,它们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扑扑啦啦的飞满整个广场上空,还能停在身上手上,让人们内心充满了感动。 通过此次欧洲行,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欧洲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将会更好的做好外宾的服务。

【李南萍的分享】  


这张照片,背景是美丽的威尼斯水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180条水道、378座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这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船和步行,是见不到自行车的。

我们正在扶起比萨斜塔,据导游说这个建筑其实是大教堂的钟楼,后来被中国人称为“塔”。

1 2 3 4 5 6 7 8 9


人力资源信箱   |   举报投诉信箱   |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
版权所有:海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海德集团信息中心